首页本科培养专业一览工学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
专业代码 所属院系 学科门类 专业类
080705 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工学 电子信息类

专业介绍

专业定位
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是由光学、光电子、微电子等技术结合而成的多学科综合技术,涉及光信息的辐射、传输、探测以及光电信息的转换、存储、处理与显示等众多的内容,是具有强烈应用背景的新型交叉学科,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各行各业,是国家建设和社会需求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基础。主要研究信息显示、照明、太阳能、光通信、激光、光学薄膜设计、光电检测、光电集成、半导体光电器件等。

培养目标

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毕业生工作五年后应具备的素质:

  • 专业能力:在电子与信息工程的广泛领域、尤其是光电信息科学工程专业领域内,具有在工业界和学术界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专业技术能力。

  • 工程理念: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,能从工程原理出发,勇于挑战工作中的工程和非工程问题,并运用分析性的思维方式,综合信息,做出合理判断,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。

  • 态度:积极主动,不断学习,与时俱进;诚实正直,负有责任心,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、沉着镇定,努力为当地、区域与全球社会做出积极贡献。

  • 领导力:善于沟通,在团队协作中逐步培养领导能力,知人善任,领导团队实现目标。

培养规格

(1)学制学分要求:

学制:4年。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,实行弹性学习年限,但不得低于3年或超过6年。

最低学分要求:毕业最低学分要求为143学分(2021级培养方案,不含英语课学分)。

(2)知识要求、能力要求、素质要求:

  • 工程知识:能够运用工程、基础科学和数学原理来识别、制定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。

  • 设计解决方案:能够应用工程设计理念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解决方案,并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公共健康、安全、福利,以及全球、文化、社会、环境和经济因素。

  • 沟通:能够与广泛的听众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。

  • 职业道德与责任:能够在工程实践中遵循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,履行专业职责;能够综合信息,在考虑全球、经济、环境和社会影响等诸多因素的情况下,做出合理有效的判断。

  • 团队合作:能够在团队项目中展现领导力、创建协作包容的工作环境、设立目标、制定计划并实现目标。

  • 实验与数据分析:能够设计并完成适用的实验,分析与解释数据,并基于工程知识的专业判断,得出合理有效的结论。

  • 自主学习:能够完成自主学习,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来获取并应用新的知识。

  • 能够掌握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知识及其应用,掌握微积分、基础科学、工程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的知识,并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、设计复杂的电子与电气器件、软件、以及同时包含硬件和软件的系统。

  • 能够掌握高等数学的知识及其应用,如微分方程、线性代数和复变函数的知识与应用。

  • 能够掌握几何光学、物理光学、光学材料、光学和/或光子器件和系统的知识及其应用,并在这些领域具有一定的实验室实践经验。

  • 能够运用工程原理、基础科学与原理、数学原理(如多元微积分、微分方程、线性代数、复变函数、概率与统计)等知识来进行建模、分析、设计和实现光学器件与系统。

课程体系

课程体系包括:通识必修课程(理工基础类、军事体育类、思想政治品德类、写作与交流类、劳育类),通识选修课程(人文类、社科类、艺术类、理工类),和专业课程(专业基础课、专业核心课、专业选修课、实践课程)。

本专业的基础课程为:电路基础、模拟电路、数字电路、模拟电路实验、数字电路实验、信号和系统、工程数学、工程电磁场理论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、微机原理与微系统。

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为:半导体器件导论、光学基础、现代电子科学与技术前沿讲座 I、半导体光学导论、激光原理、电子科学创新实验 I/II/III。

主要实践性教学包括:工业实习(大三暑假),本科生创新实验(成绩优异的本科生可跟随指导老师从事科研工作),以及各类国内外本科生学术竞赛。

师资队伍

本专业已建立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。目前已到位的18名各级教授大部分都具有丰富的海外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,专职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及副高以上职称,且90%以上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“孔雀计划”的入选者,其中包括瑞典皇家科学院/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名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,深圳市鹏城学者1名、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、广东省特支计划人才2名、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1名、国际重要学会会士7名等。

教学条件

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理论基础扎实、实践功底深厚、勤勉踏实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,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,拥有完备的实验教学设施,已建成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面积约710平方米,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,开设多门特色实验课程,培养理论基础厚、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光电科技人才。与深圳市11家知名光电和电子类企业和研究院签署了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协议。2020年5月,与华为成立南方科技大学-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光子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。

其他

(1)教师队伍建设注重高标准、国际化、年轻化

本专业已建立了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。目前已到位的18名各级教授大部分都具有丰富的海外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。另外,本专业的核心授课教师在LED封装技术及应用方面还荣获国家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。据艾瑞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《2017中国大学学科评价报告》,“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”专业排名28。2019年,本专业入选国家“一流本科专业”建设点。

(2)实行学术导师负责制,本科生全面参与科研

在学校“1+3”本科生培养模式架构下,对于进入本专业学习的本科生,要求进入学术导师的科研课题组,参与到课题组的科研项目中,在导师及课题组博士后指导下学习,定期进行交流汇报。导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科研进展并加以指导,对其进行基础科研训练。

(3)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,加强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

本专业教师以教改项目、教材立项、在线课程等形式积极推进精品课程建设,多个教改项目获得立项,一批教材和专著获得出版,一批录制的慕课已经上线。

(4)全面实行双语教学,促进本科生国际化交流

本专业课程全面实行双语教学,精选专业领域经典原版教材,加强国际交流,拓展国际视野,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沟通交流能力,积极组织本专业学生成立国际光学工程学会(SPIE)、美国光学学会(OSA)和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光子学(IEEE Photonics)南科大学生分会,参与各项学术活动,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。

(5)全面加强实验实践教学,积极构建学生实践平台

已建成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面积约710平方米,设备总值3000余万元。积极组织本专业学生参观深圳市著名企业,如深圳市华星光电,深圳唯酷光电,了解行业最新科技动态,体验最新科技成果,与深圳市11家知名光电和电子类企业和研究院签署了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协议。2020年成立南方科技大学-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光子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,以"创造新技术,孵化新产业"为目标,旨在推动下一代裸眼3D显示、Micro-LED显示、量子点显示、光场调控和全息显示等技术的发展,以跨越式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和新产业的形成。